3LCD技术,也叫液晶技术,是近代投影技术中最早投入使用并仍属于主流的技术之一,源于日本,为爱普生和夏普最早发明并使用,大概95年左右进入中国市场,其核心原理就是把光通过滤色镜分成三原色,然后分别通过三片液晶片汇聚于棱镜,并通过镜头输出。
优点:光通过三次原色处理,色彩还原度好,色彩绚丽,色域宽。
缺点:光折射多,内部反射折射镜片多,往往一片镜片老化,就造成整体效果变差。
老化速度和DLP的差不多,但老化后不是整体变暗,而是整个画面颜色不均匀。
总结:成也萧何败萧何。
建议:要玩游戏,色彩第一,3LCD首选。
因技术源于日本,故日系机器要比欧美品牌的效果好很多。
DLP技术,也叫DMD芯片技术,是目前主流的两大投影技术之一,源于美国德州,97年投入商业使用,2000年前后进入中国,主要技术原理是通过DMD芯片来反射光,达到输出,目前常见的是单片DLP的机器,因其价格便宜,光折射少,体积小,迅速占领市场。
缺点:光内部折射少,色彩与同参数LCD比,相差很多,文本播放比较合适。
建议:价格便宜,适合手头紧张的人士,2000多就能弄个差不多的,欧美品牌首选,国产有待提高。
LCOS技术,05-06年兴起的新技术,是3LCD技术的升级,核心原理就是采用的液晶板折射技术,而LCD是液晶板透射技术,折射光损失少,色彩更加饱和,颜色更加绚丽。
为日系品牌首先推出,号称投影新技术,但因技术本身的特点是最求超高分辨率,但市场普遍对超高分辨率要求不高,而且价格相对高,所以推广举步不前,而且最近几年3DLP投影的发展迅猛,严重挤压了LCOS的市场,LCOS从当初的少数品牌,推出的两三款机器,到如今仍是投影的少数,始终未能触及主流市场。
总结:当初的新技术,如今的鸡肋。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建议:此类投影相对少,可选性少,而且价格相对高,效果虽然是三种技术中最好的,但有那个钱不如买个3DLP的,绝对比LCOS要牛很多。
lcos和dlp哪个好
LCOS,全称液晶附硅,也称硅基液晶,是一种基于反射模式的微小矩阵液晶显示装置。
它采用CMOS技术在硅芯片上精密制作,像素尺寸范围从7微米到20微米,能实现百万像素的分辨率,通常在1英寸以下。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在每个像素电极和公共透明电极间的电路产生电压,液晶层作为调制元件,反射的像经过光学方法处理后被放大至大屏幕显示。
LCOS技术的投影机以反射光而非穿透方式形成图像,光利用效率高达40%,这使得它在亮度和价格上具备优势。
LCOS作为一种新型的反射式microLCD投影技术,相较于穿透式LCD和DLP,其优点包括光效率高、体积小、开口率高和制造技术成熟。
尤其是尺寸小巧,使得光学设备尺寸大幅缩小,降低了LCOS-PTV的整体成本。
HTPS-LCD技术专利权目前由索尼和爱普生拥有,而DLP则由德州仪器独占,LCOS则不存在专利权问题。
然而,LCOS的商业化进程并非一蹴而就,尽管其潜力巨大,但大规模量产仍受制于制造工艺等因素,目前仅少数厂商开发出了相关投影机和背投电视。
LCOS在大屏幕显示领域有着显著优势,尤其在需要高分辨率的应用中,如投影机。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LCOS开始应用于手机产品,预计在第四季度开始正式供货,这将是LCOS技术的重要突破。
LCOS的优势在于解析度高、成本较低,与CRT投影技术、穿透式Ploy-SiLCD和DLP技术相比,LCOS以其开放架构和潜在的低成本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总的来说,LCOS定位在大尺寸显示器和HMD领域,尤其在投影显示器市场,其省电、便宜和高解析度特性使其成为主流。
与高温多晶硅LCD相比,LCOS采用反射式投射,光效率更高,成本更具竞争力。
这使得LCOS技术在液晶显示领域内展现出独特的竞争优势。
一项技术,怎么样才能称得上“优秀”呢?它必须具有比其它技术类型低廉的成本、全面超越的性能、同时还要更加节能环保。在投影机显示技术领域,LCOS投影技术就扮演着这样的角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