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倒闸操作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在进行拉合闸操作时,必须确保断路器能够接通或切断回路的负荷电流及短路电流。绝对禁止使用隔离开关来接通或切断回路负荷电流。
2.线路停送电操作应遵循以下步骤:
-线路送电时,应从电源侧开始操作。首先合上母线侧隔离开关,然后是线路侧(负荷侧)隔离开关,最后合上断路器。
-线路停电时,应从负荷侧开始操作。先拉开断路器,检查其确在断开位置后,再拉开负荷侧隔离开关,最后拉开母线侧隔离开关。
-较长线路的停送电操作应防止电压产生过大波动,防止发电机产生自励磁,并注意调节发电机电压。
3.变压器操作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变压器送电时,送电前应将变压器中性点接地,送电时先合上电源侧断路器,后合上负荷侧断路器。
-变压器停电时,停电前将变压器中性点及消弧线圈倒至运行变压器。停电时先拉开负荷侧断路器,后拉开电源侧断路器(停电前变压器中性点也应接地)。
-禁止使用隔离开关对变压器进行冲击操作。在运行中切换变压器中性点接地隔离开关时,应先合上后拉开。
4.倒母线操作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在用母联断路器向备用母线充电完好后,取下母联断路器的操作熔断器,以保证两组母线在倒闸操作过程中保持并列。
-逐一合上备用母线侧的隔离开关,并检查确认均在合位。
-逐一拉开工作母线侧的隔离开关,并检查确认均在开位。也可以合一个隔离开关,拉一个隔离开关,完成一组电气设备的倒闸操作任务。
5.消弧线圈操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在拉合消弧线圈的隔离开关前,必须检查系统确无接地故障,防止带接地电流拉合消弧线圈的隔离开关。
-消弧线圈在两台变压器中性点之间切换时应先拉后合,即任何时间不得将两台变压器中性点并列使用消弧线圈。
6.断路器操作应包括以下步骤:
-断路器合闸前,应检查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已按规定投入。断路器合闸后,应确认三相均已接通。
-当断路器使用自缓银动重合闸装置时,应按现场规程考虑其遮断容量。当断路器切断故障电流的次数,按规定尚有一次时,若继续运行,应停用自动重合闸。
7.允许隔离开关进行的操作包括:
-系统无接地时,拉合电压互感器。
-拉合无雷击时的避雷器。
-拉合不超过5A的母线充电电流(220kV及以下)。
-在无接地故障时,拉合变压器中性点接地隔离开关或消弧线圈隔离开关。
-断路器合闸状态下,拉合与断路器并联的旁路电流。
-等电位操作(如倒母线操作)。
-用隔离开关进行的解列、合环、拉合空载变压器和空载线路等特殊操作,都须符合规定或事先经过计算、试验和设备主管单位领导批准。
8.合、解环操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合环操作必须相位相同,操作前应考虑合环点两侧的相角差和电压差,并估算合环潮流以保证不超过环流限额。
-解环操作应先检查解环点的有功、无功潮流,以确保解环后系统各部分电压在规定范围内,各环潮流的变化不超过继电保护、系统稳定和设备容量等方面的限额。
9.冲击合闸、零起升压操作应包括以下步骤:
-变压器、母线等设备在新安装投入运行前、大修后和故障跳闸后均应按规定进行全电压冲击操作或零起升压操作。
-冲击合闸操作要求断路器有足够的遮断容量,保护装置完整并投入,自动重合闸停用,必要时降低保护整定值,选择对系统稳定性影响较小的电源进行操作,对中性点接地系统中的变压器冲击时,其中性点应接地。
-零起升压操作要求设备有完善的保护装置,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升压时采用手动升压方式,不采用自动升压方式,发电机强励装置停用,中性点接地变压器进行零起升压时,其中性点必须接地。
10.系统并、解列操作应包括以下步骤:
-系统在正常情况下的并列操作,一般采用准同期法进行(手动或自动)并列。并列条件为相序相同、相位相同、频率相同(事故时可不超过0.5HZ)、电压相等(允许电压偏差不大于10%)。
-停用并列点断路器的重合闸连接片。
-进行解列操作时,应将解列点的有功潮流调至零,无功调至最小,防止操作过电压(电压波动不大于10%),解列后检查各系统电压、频率是否正常。
以上原则涵盖了电气倒闸操作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断路器遮断容量指什么
倒闸操作的基本原则
(1)在拉、合闸时,必须用断路器接通或断开回路的负荷电流及短路电流,绝对禁止用隔离开关接通或切断回路负荷电流。
(2)线路停送电操作:
1)线路送电时,应从电源侧进行,在检查断路器确在断开位置后,按先合上母线侧隔离开关,再合上线路侧(负荷侧)隔离开关,最后合上断路器的顺序操作。
2)线路停电时,应从负荷侧进行,拉开断路器后,检查断路器确在断开位置,然后拉开负荷侧隔离开关,最后拉开母线侧隔离开关。
3)较长线路的停、送电,应防止电压产生过大波动,防止发电机产生自励磁,注意调节发电机电压。
(3)变压器操作:
1)变压器送电,送电前应将变压器中性点接地,送电先合电源侧断路器,后合负荷侧断路器。
2)变压器停电,停电前将变压器中性点及消弧线圈倒至运行变压器。停电先拉负荷侧断路器,后拉电源侧断路器(停电前变压器中性点也应接地)。
3)不准用隔离开关对变压器进行冲击。运行中切换变压器中性点接地隔离开关时,应先合后拉。
(4)倒母线操作:
1)用母联断路器向备用母线充电完好后,取下母联断路器的操作熔断器,保证两组母线在倒闸操作过程中保持并列。
2)逐一合上备用母线侧的隔离开关,并检查均在合位。
3)逐一拉开工作母线侧的隔离开关,并检查均在开位;但也可以合一个隔离开关,拉一个隔离开关,完成一组电气设备的倒闸操作任务。
(5)消弧线圈操作:
1)拉、合消弧线圈的隔离开关前,必须检查该系统确无接地故障,防止带接地电流拉、合消弧线圈的隔离开关。
2)消弧线圈在两台变压器中性点之间切换时应先拉后合,即任何时间不得将两台变压器中性点并列使用消弧线圈。
(6)断路器操作:
1)断路器合闸前,应检查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已按规定投入;断路器合闸后,应确认三相均已接通。
2)当断路器使用自动重合闸装置时,应按现场规程规定考虑其遮断容量;当断路器切断故障电流的次数,按规定尚有一次时,若继续运行,应停用自动重合闸。
(7)允许隔离开关进行的下列操作:
1)系统无接地时,拉合电压互感器。
2)拉、合无雷击时的避雷器。
3)拉、合不超过5A的母线充电电流(220kV及以下)。
4)在没有接地故障时,拉、合变压器中性点接地隔离开关或消弧线圈隔离开关。
5)断路器在合闸状态下,拉、合与断路器并联的旁路电流。
6)等电位操作(如倒母线操作)。
7)用隔离开关进行的解列、合环、拉合空载变压器和空载线路等特殊操作,都须符合有关规定或事先经过计算、试验和设备主管单位领导批准。
(8)合、解环操作:
1)合环操作必须相位相同,操作前应考虑合环点两侧的相角差和电压差,并估算合环潮流保证不超过环流限额。
2)解环操作应先检查解环点的有功、无功潮流,以确保解环后系统各部分电压在规。
定范围内,各环潮流的变化不超过继电保护,系统稳定和设备容量等方面的限额。
(9)冲击合闸、零起升压操作:
变压器、母线等设备在新安装投入运行前、大修后和故障跳闸后均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全电压冲击操作或零起升压操作。
1)冲击合闸操作:
①冲击合闸断路器要有足够的遮断容量,且断路器故障跳闸次数应在规定的次数内;
②冲击合闸的断路器其保护装置应完整并投入,自动重合闸应停用,必要时应降低保护的整定值;
③尽可能选择对系统稳定性影响较小的电源做冲击合闸电源;
④对中性点接地系统中的变压器冲击时,其中性点应接地。
2)零起升压操作:
①被升压的设备应有完善的保护装置;
②对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升压时,应采用手动升压方式,不采用自动升压方式,且发电机强励装置应停用;
③中性点接地变压器进行零起升压时,其中性点必须接地。
(10)系统并、解列操作:
1)系统在正常情况下的并列操作,一般采用准同期法进行(手动或自动)并列。并列条件为:①相序相同;②相位相同;③频率相同(事故时可不超过0.5HZ);④电压相等(允许电压偏差不大于10%)。
2)停用并列点断路器的重合闸连接片。
3)进行解列操作时,应将解列点的有功潮流调至零,无功调至最小,应防止操作过电压(电压波动不大于10%)。解列后检查各系统电压、频率是否正常。
拓展资料
倒闸操作是将电气设备从一种状态转换为另一种状态的操作,分运行、热备用、冷备用、检修四种状态。
运行状态:是指电气设备的隔离开关及断路器都在合闸状态且带电运行;。
热备用状态:是指电气设备具备送电条件和启动条件,一经断路器合闸就转变为运行状态;。
冷备用状态:电气设备除断路器在断开位置,隔离开关也在断开位置;。
检修状态:是指断路器、隔离开关均断开,相应的接地隔离开关在合闸位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