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尿管可分为留置导尿和间歇导尿,规格分为男用和女用,型号有12F和14F两种。
间歇导尿优点如下:
1.保持独立生活.
2.减少尿道感染
3.防止上尿路返流
4.保持正常性关系
5.减少依赖辅助设备及用具
使用方法如下;
1.通常间隔4小时导尿一次,每次导尿量保持在300~500毫升之间,病人同时应多饮水,保持一定的尿量有助于防止感染。
每天晚上睡觉前可导尿一次,清晨醒后导尿一次。
每天饮水量应根据尿量适当调整,24小时均匀摄入,防止因短时间内摄入大量水分而需要额外导尿。
2.具体方法为将导尿用具洗净晾干。
一般采用12F~14F尿管,导尿时将尿管插入尿道直至尿液从尿管流出后再插入1~2厘米,将导尿管末端的冒盖取下,放尽尿液后拔除尿管。
可应用专用的自家导尿管,每天更换套装内的消毒液,两根导管轮流使用,一周更换一根,另一根洗净后晾干,一个月后可选择将两套导管煮沸消毒一次,半年后更换两根导管。
3.这种清洁导尿有可能诱发菌尿,但在每隔4小时导尿一次的前提下,膀胱内的细菌不到稀释,不足以发生能破坏粘膜的细菌感染。
无症状性菌尿的发生率大约为74%,而伴有高热或肾盂肾炎者比较罕见。
储尿囊内粘液增多是导致泌尿系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议定期(1~3天)冲洗尿囊内的粘液,尽量将其冲出。
4.自家间歇清洁导尿者如发现有尿液恶臭浑浊、下腹坠痛、发热、腰疼和里急后重,提示可能存在膀胱炎或泌尿系统感染。
轻者可通过缩短导尿时间和大量饮水得以缓解,重者应口服3-5天抗生素。
高热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静脉点滴抗生素,同时经尿道或造瘘口留置尿管,直至症状消失或体温正常3-5天。
5.采用间歇清洁自家导尿的病人每隔1-3月需检查尿培养。一旦发生感染,可根据上一次尿培养结果先行抗生素治疗,与此同时及时行尿培养检查。
6.间歇导尿初期很难估计膀胱容量,对病人如何掌握导尿时间和导尿量是一个逐步训练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病人一般都能掌握一定的导尿规律。
7.间歇清洁自家导尿有一定的合并症,如尿道损伤和泌尿系感染等,但与留置导尿管相比更为安全可靠。
8.自家清洁导尿的意义在于病人一旦掌握了这种导尿技术就能很好地回归社会,进行自我护理,实现独立生活。
9.可选用自制的碘伏稀释溶液进行浸泡消毒(1份碘伏溶液+10份生理盐水)。
北京可以去博爱医院买,但是比较贵,可以联系经销商买,或者登录淘宝网收索‘间歇导尿”也能买到
医用导管分类分为几类图片
导管长度:250mm,300mm,350mm,400mm,450mm,500mm。
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胃肠道、胆道等。
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
在用户应用引流管时,要注意护理。
临床使用泪道引流管时,插管成功率高,引流通畅,无阻塞现象。
导管采用进口医用级弹性聚氨酯材料制成,弹性及生物相容性优良,可长期留置(30天),椭圆孔侧孔,侧腔高流速,尖端开口,圆滑设计,减少组织损伤。
注意事项:
1、保持引流管管道通畅,随时注意观察,不要受压和扭曲,折转成角,以免影响引流。还要注意引流管的固定,避免移位、脱出。
2、应用引流管时,要注意引流瓶的位置不能高于病人插管口的平面。搬动用户时,应先夹住引流管;引流液超过瓶体一半时,即应倾倒,以防因液面这高所致的逆流污染。
3、注意保持各种引流管与伤口或粘膜接触部位的洁净,以防感染。
4、做好引流颜色、性状及量的记录,并及时报告医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