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强”,是中国人对美国财富杂志每年评选的“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行榜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
《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一直是衡量全球大型公司的最著名、最权威的榜单。
由《财富》杂志每年发布一次。
近年来排名第一的变化如下:
2012年、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壳牌石油荣登榜首。
中国大陆首次超过日本,成为除美国以外上榜公司数量最多的国家,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地区分布统计中,中国95家上榜,比日本多33家,名列全球第二。
2014年沃尔玛重回榜首,中国上榜公司数量达到100家,中石化取代了埃克森美孚,在榜上排名世界第三。
2015年中国上榜公司数量继续增长,今年达到了106家,该年世界500强的入围门槛提高至237.2亿美元。
2016年中国上榜数为110家,国家电网排名跃升至世界第二位,尽管其营业收入也下跌了2.9%。
中石油和中石化紧随其后,分列第3和第4。
苹果首次进入前10位,排名第9,2015年营业收入大涨27.9%,是前10位中唯一实现营收正增长的企业。
500家公司的总营业收入为27.6万亿美元,净利润之和为1.48万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1.5%和11.3%。
入围门槛为209.2亿美元,比去年的237.2亿美元下降11.8%。
去年榜单最后一名的营业收入在今年可以排到第449位。
2011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最新
在商业领域,"排行榜"这一概念常被用来评估公司的影响力和实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财富》杂志的"世界500强"。
与《福布斯》和《商业周刊》的公司排行榜有所区别,《财富》的排名标准以销售收入为主,更侧重于企业的规模和市场份额。
这种排名方式强调的是企业的实际经营能力,而非股票市值的波动。
相比之下,《商业周刊》的排名更倾向于市值,这意味着公司的市场价值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这反映了对市场预期和投资者信心的重视。
而《福布斯》的500强则综合了销售额、利润、总资产和市值等多个维度,形成一个更为全面的评价体系。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福布斯》的排名中不包含美国公司,这可能反映了其对国际竞争格局的独特视角。
在地域覆盖上,《商业周刊》的排名主要局限于发达国家,反映了其可能对特定市场环境的侧重。
而《财富》则更开放,其排行榜涵盖了世界各国的企业,显示了全球商业格局的多元性和竞争态势。
因此,每一份排行榜都揭示了不同评估标准下的公司实力和商业格局的差异。
“世界500强”,是中国人对美国财富杂志每年评选的“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行榜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
《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一直是衡量全球大型公司的最著名、最权威的榜单。
由《财富》杂志每年发布一次。
201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壳牌石油荣登榜首。
中国大陆首次超过日本,成为除美国以外上榜公司数量最多的国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